IT资质
qualifications
-
全国客户服务热线
138-2352-8464

当前位置:首页 > IT资质 >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
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
为什么90%的企业等保测评都栽在“管理安全”上?
当然,这是一个非常普遍且实际的问题。等保测评(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)不好通过,根本原因在于它是一个系统性、强制性、专业性的合规要求,而不是一个简单的“考试”。很多单位在初次申请时,往往会低估其复杂性和严格程度。
当然,这是一个非常普遍且实际的问题。等保测评(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)不好通过,根本原因在于它是一个系统性、强制性、专业性的合规要求,而不是一个简单的“考试”。很多单位在初次申请时,往往会低估其复杂性和严格程度。
以下是导致等保测评难以通过的几个核心原因,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:
一、 对等保2.0标准的理解偏差和准备不足
“重技术,轻管理”的思维定式
很多单位认为网络安全就是买防火墙、入侵检测系统等硬件设备。但等保2.0标准的核心是 “一个中心,三重防护” ,并包含了大量的管理要求。
对“适度安全”原则的误解
等保提倡“适度安全”,但很多人误解为“可以打折扣”。实际上,“适度”是指安全措施应与系统定级(一级到四级)相匹配。
难点体现:一个定级为二级的系统,必须满足等保二级的所有要求,一项都不能少。测评机构会严格按照对应级别的测评要求逐条判断,不存在“这条要求对我们不重要,可以忽略”的情况。
二、 技术层面的常见硬伤
等保2.0的核心技术框架是“一个中心,三重防护”,每个环节都可能出问题:
安全物理环境:
机房访问控制不严(如未采用门禁、未登记访客)。
机房防火、防水、防雷击措施不到位。
机房电力供应和线路布设不规范。
安全通信网络 & 安全区域边界(对应“三重防护”中的两部分):
网络架构不合理:内外网边界模糊,核心业务区与非核心区域未做有效隔离。
边界防护薄弱:防火墙策略过于宽松,未有效关闭不必要的端口和服务。
入侵防范缺失:没有部署或正确配置入侵检测/防御系统(IDS/IPS)。
恶意代码防范不足:未在全网部署统一的防病毒软件,或病毒库未及时更新。
安全计算环境(系统本身的安全):
身份鉴别问题:存在弱口令、默认口令、共享口令;未启用登录失败处理功能(如连续输错密码锁定账户)。
访问控制问题:权限分配混乱,存在多余、过期的账户和权限(“最小权限原则”未落实)。
安全审计问题:未开启或未妥善保存操作系统、数据库、应用系统的审计日志;日志留存时间不足6个月。
数据安全与备份恢复:敏感数据未加密存储或传输;未建立有效的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。
安全管理中心(“一个中心”):
这是最高要求,也是很多单位的短板。需要实现对网络、主机、应用的安全状态的集中监控、分析、审计和管理。
难点体现:缺乏统一的运维堡垒机、日志审计系统、安全管理系统(SOC)等,无法实现“集中管控”。
以下是导致等保测评难以通过的几个核心原因,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:
一、 对等保2.0标准的理解偏差和准备不足
“重技术,轻管理”的思维定式
很多单位认为网络安全就是买防火墙、入侵检测系统等硬件设备。但等保2.0标准的核心是 “一个中心,三重防护” ,并包含了大量的管理要求。
难点体现:测评不仅看设备,更要看管理制度、操作流程、人员职责、应急预案等。例如,是否有成文的《网络安全管理制度》?是否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?这些管理文档和记录的缺失是常见的扣分项。
对“适度安全”原则的误解
等保提倡“适度安全”,但很多人误解为“可以打折扣”。实际上,“适度”是指安全措施应与系统定级(一级到四级)相匹配。
难点体现:一个定级为二级的系统,必须满足等保二级的所有要求,一项都不能少。测评机构会严格按照对应级别的测评要求逐条判断,不存在“这条要求对我们不重要,可以忽略”的情况。
二、 技术层面的常见硬伤
等保2.0的核心技术框架是“一个中心,三重防护”,每个环节都可能出问题:
安全物理环境:
机房访问控制不严(如未采用门禁、未登记访客)。
机房防火、防水、防雷击措施不到位。
机房电力供应和线路布设不规范。
安全通信网络 & 安全区域边界(对应“三重防护”中的两部分):
网络架构不合理:内外网边界模糊,核心业务区与非核心区域未做有效隔离。
边界防护薄弱:防火墙策略过于宽松,未有效关闭不必要的端口和服务。
入侵防范缺失:没有部署或正确配置入侵检测/防御系统(IDS/IPS)。
恶意代码防范不足:未在全网部署统一的防病毒软件,或病毒库未及时更新。
安全计算环境(系统本身的安全):
身份鉴别问题:存在弱口令、默认口令、共享口令;未启用登录失败处理功能(如连续输错密码锁定账户)。
访问控制问题:权限分配混乱,存在多余、过期的账户和权限(“最小权限原则”未落实)。
安全审计问题:未开启或未妥善保存操作系统、数据库、应用系统的审计日志;日志留存时间不足6个月。
数据安全与备份恢复:敏感数据未加密存储或传输;未建立有效的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。
安全管理中心(“一个中心”):
这是最高要求,也是很多单位的短板。需要实现对网络、主机、应用的安全状态的集中监控、分析、审计和管理。
难点体现:缺乏统一的运维堡垒机、日志审计系统、安全管理系统(SOC)等,无法实现“集中管控”。
深信安专注于为中大型及全球化企业提供高品质一体化服务,包括IT资质,体系建设,项目申报,军工/涉密等,7*24小时全天配备专业运维及客服人员,致力为企业打造可信赖及综合的智能化ICT解决方案。
您可以直接拨打咨询电话:13823528464 孙经理,我们将马上安排资深顾问为您介绍成功案例、产品详情、定制化解决方案及报价等信息。
官方网址:http://www.shenxinan.com/index.html
公司地址:深圳市龙华区民治街道蓝坤大厦813室
- 上一篇:等保测评避坑指南:企业最容易忽略的10个细节
- 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