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IT资质 > 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

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

等保测评避坑指南:企业最容易忽略的10个细节
通过等保测评,对于企业而言已不是一道“选择题”,而是法规要求下的“必答题”。然而,许多企业在备战等保时,往往将精力集中在购买安全设备和修补技术漏洞上,却在不经意间踩入一些“软陷阱”,导致测评周期拉长、成本增加,甚至功亏一篑。
  通过等保测评,对于企业而言已不是一道“选择题”,而是法规要求下的“必答题”。然而,许多企业在备战等保时,往往将精力集中在购买安全设备和修补技术漏洞上,却在不经意间踩入一些“软陷阱”,导致测评周期拉长、成本增加,甚至功亏一篑。

  本文将结合实战经验,盘点企业在等保测评中最容易忽略的10个细节,助您高效避坑,顺利通关。

  细节一:定级报告“纸上谈兵”,缺乏依据

  坑点: 定级是起点,也是根基。许多企业为了“省事”或担心要求过高,随意定级(如该定三级却定了二级),或在撰写《定级报告》时描述空泛,无法清晰论证系统为何值此级别。

  避坑指南: 定级必须有理有据。报告应详细阐述系统的业务功能、服务范围、用户群体、数据类型(特别是是否涉及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),并严格按照“受侵害的客体”和“对客体的侵害程度”两个维度进行充分论证。务必组织专家评审,并获得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准,确保定级过程严谨、合规。




  细节二:系统边界模糊,资产清单不全

  坑点: 测评是针对一个具体的、边界清晰的信息系统。企业常犯的错误是将整个公司的网络作为一个系统,或者遗漏了为系统提供支撑的中间件、数据库等关键组件。

  避坑指南: 绘制精确的系统拓扑图,用不同颜色明确标出系统边界、网络区域及关键设备。建立一份动态更新的资产清单,涵盖服务器、网络设备、安全设备、业务应用软件等,并明确责任部门与管理员。边界清晰是后续所有安全建设的基石。

  细节三:安全制度“形同虚设”,有文件无执行

  坑点: 企业编写了一套漂亮的安全管理制度,但却锁在抽屉里。测评机构通过访谈和查验记录时,发现员工对制度一无所知,也拿不出任何执行证据(如培训记录、签到表、考核记录)。

  避坑指南: 制度的核心在于“落地”。制度发布后,必须组织全员进行宣贯培训,并保留培训记录、照片、考核试卷等证据。定期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,并将检查记录归档。让制度从“纸上”走到“行动上”。

  细节四:密码策略“弱不禁风”,默认口令残留

  坑点: 这是技术层面最高发的“低级错误”。虽然制度上写了密码要8位以上、复杂度要求,但实际检查发现,大量账号仍在使用弱口令,甚至存在出厂的默认账号密码(如admin/admin)。

  避坑攻略: 通过技术手段强制实施密码复杂度策略。定期开展弱口令扫描与整改工作,特别是在测评前,必须对所有设备、系统账户进行一次全面的口令排查。堡垒机是集中管理运维账号密码、消除默认口令的利器。

  细节五:日志“有名无实”,留存时间不达标

  坑点: 等保要求安全日志留存时间不少于六个月。很多企业虽然开启了日志功能,但日志未集中存储,或者本地存储空间不足导致被覆盖,无法满足时间要求。

  避坑指南: 部署日志审计系统,将所有网络设备、安全设备、服务器的日志集中收集、存储和分析。确保存储空间经过核算,能满足所有关键资产日志留存六个月以上的要求,并做好日志备份。

  细节六:应急预案“束之高阁”,从未演练

  坑点: 应急预案写得天花乱坠,但问及安全员如何启动预案、最近一次演练是什么时候,却一问三不知。没有经过演练的预案等于一纸空文。

  避坑指南: 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,并至少每年组织一次实战演练。演练后要形成演练总结报告,内容包括演练过程、发现问题、改进措施等。这份报告是证明你应急预案有效性的关键证据。

  细节七:端口与服务“肆意开放”,最小化原则沦陷

  坑点: 服务器上开启了大量非业务必需的端口和服务,无形中扩大了攻击面。运维人员为了方便,长期开启远程访问端口且缺乏限制。

  避坑指南: 严格遵守 “最小权限”和“最小化” 原则。定期进行端口扫描和服务核查,关闭非必要的端口和服务。对必要的远程管理访问,应采用VPN、堡垒机等方式,并基于IP地址进行访问控制。

  细节八:数据安全“轻描淡写”,缺乏分类分级

  坑点: 只关注系统不被入侵,却忽略了系统内存储的核心资产——数据。缺乏数据分类分级管理制度,对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没有额外的保护措施。

  避坑指南: 结合《数据安全法》和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,建立数据分类分级手册。对不同级别的数据,在存储、传输、使用和销毁等环节采取差异化的安全措施。例如,对个人信息进行加密存储或脱敏处理。

  细节九:供应链安全“盲区”,第三方风险失控

  坑点: 系统部署在云平台,或使用了大量的第三方组件、外包开发,但却认为“云上安全云商负责”、“外包问题与我无关”。

  避坑指南: 明确安全责任共担模型。如果是云上系统,务必与云服务商签订协议,明确双方安全责任,并索要云平台本身的等保备案证明和测评报告。对供应商和外包团队,应通过合同条款约束其安全责任。

  细节十:等保测评后“万事大吉”,缺乏持续改进

  坑点: 拿到测评报告后,长舒一口气,将所有安全配置、制度执行抛之脑后,直到明年复测再来一次“突击整改”。

  避坑指南: 等保不是一次性项目,而是持续性的安全治理过程。应将等保要求融入日常安全运维中,定期进行自查和风险评估,建立常态化的安全运营机制。这样才能真正提升系统的安全水位,而非仅仅为了应付测评。



  深信安专注于为中大型及全球化企业提供高品质一体化服务,包括IT资质,体系建设,项目申报,军工/涉密等,7*24小时全天配备专业运维及客服人员,致力为企业打造可信赖及综合的智能化ICT解决方案。


  您可以直接拨打咨询电话:13823528464 孙经理,我们将马上安排资深顾问为您介绍成功案例、产品详情、定制化解决方案及报价等信息。


官方网址:http://www.shenxinan.com/index.html


  公司地址:深圳市龙华区民治街道蓝坤大厦813室


  等保测评办理咨询13823528464 孙经理 (微信同号)



Copyright © 2020 深信安(深圳)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版权所有